2017年2月21日,國務院辦公廳印發《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》(以下簡稱《意見》),2月27日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召開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新聞發布會。
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易軍指出,建筑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、傳統產業、基礎性產業和朝陽產業,黨中央、國務院高度重視建筑業改革發展!兑庖姟肥墙ㄖ䴓I改革發展的頂層設計,從深化建筑業簡政放權改革、完善工程建設組織模式、加強工程質量安全管理、優化建筑市場環境、提高從業人員素質、推進建筑產業現代化、加快建筑業企業“走出去”7個方面提出了20條措施,對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具有重要意義。
易軍說,經過30多年的改革發展,建筑業的建造能力不斷增強,產業規模不斷擴大,對經濟社會發展、城鄉建設和民生改善作出了重要貢獻。同時,建筑業仍然“大而不強”,監管體制機制不健全、工程建設組織方式落后、建筑設計水平有待提高、質量安全事故時有發生、市場違法違規行為較多、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強、工人技能素質偏低等問題較為突出。這些問題嚴重制約并影響了建筑業的持續健康發展,是《意見》要著力解決的問題。
一是堅持以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不斷提升工程質量安全水平,為人民群眾提供高品質、安全、美觀、綠色的建筑產品;二是堅持以深化建筑業“放管服”改革為保障,加快完善體制機制,創建適應建筑業發展需要的建筑市場環境;三是以提高建筑工人素質為基礎,培育現代建筑產業工人隊伍;四是堅持以加快建筑業產業升級為核心,轉變建造方式,提升我國建筑業的國際競爭力。
2017年6月13日,住建部、國家發改委等19部委明確工作職責,統籌推進建筑業改革發展工作,制定了分工方案。方案特別要求,各地區、各部門要高度重視深化建筑業改革工作,健全工作機制,明確任務分工,及時研究解決建筑業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,完善相關政策。同一項工作涉及多個部門的,牽頭部門要加強協調,強化部門間協作,推動工作落實。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要發揮主動性,加強與有關部門溝通銜接,制定本地區實施細則。
《意見》是繼1984年之后,時隔32年,國務院專門為建筑業出臺的文件,充分體現了以市場化為基礎、以國際化為方向的理念,是今后一段時間內建筑業改革發展的綱領性文件!兑庖姟访鞔_將“建筑業是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”提出來,不僅可以提振行業人士“擼起袖子加油干”的熱情,也將為建筑業進一步改革轉型注入信心。
在2017年12月23日召開的全國住房城鄉建設工作會議上,住房城鄉建設部黨組書記、部長王蒙徽提出,今后一個時期,按照高質量發展要求,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,推動住房城鄉建設發展質量變革、效率變革、動力變革,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征程中,譜寫住房城鄉建設事業發展新篇章。由此可以看出,以改革求發展,將是未來幾年我國建筑業的“主旋律”。
注:本文轉載自”工程智庫“。如涉及作品內容、版權和其它問題,請及時與本公眾號聯系,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!